中国的雇佣兵历史尚需要追溯到明代,在中国明清以来的一些重大战争中,人们总能看到外国雇佣军的身影。
明清时期,大量黑人来到中国。尤其是葡萄牙人东来,带来了许多黑人,主要来自非洲,还有印度和马来亚的黑褐色人种,他们开始在中国繁衍生息。1554年澳门开埠,作为中国最早对欧洲开放的贸易港口,澳门逐渐成为华洋杂居之地。其中,黑人在澳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,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。也有荷兰人带来的黑人,《明史·和兰传》就记载荷兰人“其所役使名乌鬼。入水不沉,走海面若平地。”
当时黑人给中国人的第一观感,除惊人的外貌外,首先就是黑人勇敢善战,忠于职守。明人就记载“此类善斗”,战斗力很强,冲锋陷阵,在所不辞,“故将官买以冲锋”,并成为澳门最主要的军事力量。清工部右侍郎赛尚阿奏陈澳门情况时就说:“又有番哨三百余人,皆以黑鬼奴为之,终年训练,无间寒暑。”
这些黑人在军队中充当士兵,成为军队重要的组成部分。1606年,黑人和葡萄牙人还一起参加了在青洲小岛的战斗。1622年,在葡荷争夺澳门的战争中,黑人对战斗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据载当时还有一名女黑奴女扮男装,杀死了两名荷兰人。文德泉《澳门的奴隶贸易》中也记载了当时的情况:来自非洲的黑奴,构成了澳门军队的主力。
明人记载当时的葡萄牙人每人拥有四至二十名黑人奴隶,黑人在澳门社会中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地位低下,黑人不满现状,加上明朝边疆一些将领的引诱,于是黑人纷纷出逃,投奔明朝军队。由于他们骁勇善战,这些逃跑的黑人受到当地明军将领的欢迎,这些将领将他们收编起来加以庇护。
在明朝军队的黑人士兵中,最著名的便是郑芝龙、郑成功父子掌握的黑人军队,他们不仅成为郑氏的亲兵卫队,而且在以后收复台湾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评论